班回微判了信不放假法院算加
休息时间用微信回复工作算加班吗?
2021年,李女士入职某公司,回微双方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算加工作期间,班法李女士经常在休息时间,院判如周末、放假下班后、回微国家规定的算加法定节假日等,收到公司高层领导发来的班法微信消息,包括回复工作指令、院判修改方案等,放假李女士按照要求完成了相应的回微工作。2023年下半年,算加因公司业务调整,班法李女士与公司就离职一事进行协商。院判李女士要求公司支付休息日的加班工资,共计12万元,双方对此未能达成一致。
2024年4月,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公司与李女士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法庭上,公司辩称,加班须经过审核确认,否则不视为加班。而且李女士从入职至解除劳动合同期间未提出加班申请,其主管领导也从未安排过加班,她本人也从未向公司人事部门申请补报加班时长或申请调休。
经审理,法院认为,虽然双方的劳动合同实行的是标准工时制,但根据李女士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相关文件制度、工作事项统计表等证据证明其有利用休息时间回复工作相关问题,且已超出了简单沟通范畴,需要进行实质性处理,对于其提交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在工作时间之外处理工作事项的时长应当认定为加班时长。
最终,经核算,法院判决公司向李女士支付2021年至2023年加班费9万元。该公司不服判决,提起上诉。日前,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承办法官表示,对于此类劳动者隐性加班问题,不能仅因劳动者未在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工作未经用人单位审批而否定加班,应虚化工作场所概念,综合考虑劳动者是否提供实质工作内容认定加班情况。如果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工作超出一般简单沟通的范畴,劳动者付出实质性劳动内容,或者使用社交软件工作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明显占用了劳动者休息时间,应当认定为加班。
法官提醒,随着数字化办公普及,“隐形加班”现象频发。劳动者应注意留存加班证据(如聊天记录、任务交付记录等),用人单位也应规范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编辑、一审:童威楠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责任编辑:百科)
- 解神者莉莉丝超强阵容搭配攻略 顶级组合推荐与实战技巧解析
- 2016年A股平稳收官 沪指涨0.24%站上3100点
- 吴长江1.3亿股权流拍 德豪润达市值蒸发2.41亿元
- 14只3元以下低价股近半出自钢铁行业
- 吸金效应显著 6月新发债基份额占比大增
- 机构谨慎持有资产重组概念股
- 历数A股十大亏损王 产业兴衰史股民辛酸泪
- 沪指涨1.18%创年内新高 蓝筹股强势
- 我县举行福建传洋安徽智造总部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宿松新闻网
- 两市冲高回落沪指跌0.52% 次新银行股逆势上涨
- 美联储频传“鹰派”言论 三月加息或已箭在弦上
- 经济基本面支撑 人民币汇率走稳可期
- 工信部查处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行为
- A股缩量热点寥寥 沪指收跌0.4%险守3100点